常州外国语学校“毒地”事件舆情分析

首页    舆情报告    常州外国语学校“毒地”事件舆情分析

一、舆情背景

4月17日,央视新闻以“不该建的学校”为题报道称,常州市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,493名学生检出皮炎、血液指标异常、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,个别查出淋巴癌、白血病等。事件曝光后,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。当晚,环境保护部、江苏省政府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,赴常州进行现场调查,并发布“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”的信息。一周来,舆情起起伏伏。随着校方、媒体、专家的积极回应和参与,目前舆情发酵较为充分,热度趋于平稳。但由于该事件结论及处理结果尚未定论,不排除出现舆情反弹现象。

二、舆情分析

1. 监测数据

据统计,4月17日至4月22日12时,与“常外事件”相关信息共计37739条。其中微博20883条,新闻报道7331条,论坛帖文5183条,微信文章3590条,新闻APP616条,博客136条。截至4月22日12时,新浪微博话题“常州中学污染”、“被污染的学校”已引发1.37亿余次网友关注。

2. 媒体报道情况

近几日,“常外事件”的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:一是央视报道与常州政府回应之间存在矛盾;二是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引爆微博舆论场;三是追踪事件调查新进展,环保组织介入、家长质疑校方数据、常州“毒地”修复发生过二次污染等新动向受关注较高;四是舆论质疑校方应对态度。


具体报道情况如下:


序号

媒体

标题

1

新华社

学校选址,距“毒地”100米——常州学校化工污染事件追踪

2

修复“毒地”为何造成“二次污染”?——常州外国语学校化工污染事件追踪

3

新华网

新华社评常州学校污染事件:应对当地“生态赤字”查漏补缺

4

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调查

5

人民网

“常州毒地”修复环评报告自曝遗留固废3475吨

6

人民网评:常州“毒地事件”后,来次全国拉网排查如何?

7

央广网

常州家长委托检测机构显示:常外学校地下水受到污染

8

家长自发统计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体检异常达561人

9

中新网

常州“毒地”事件再次敲响环境安全警钟

10

第一财经

常州部分学校拒接收被污染学校学生

11

常州校园污染事件“毒源”何来:可能是施工现场使用地下水?

13

环保组织向常州环保部门提交信息公开申请

14

中国新闻网

探访常州“毒地”事件所涉学校:师生仍正常上课

15

中国经济网

常州污染事件持续发酵   交银等两基金公司或遭牵连

16

科技日报

媒体质问常州污染:科学家,你们为何集体沉默?

17

每日经济新闻

常州否认学校周边水土遭污染   两份检测报告差距大

18

SM集团常州项目遇阻 当地政府或因“毒地”面临违约赔偿

19

京华时报

常州外语校长回应质疑称“媒体并非真理”

20

常州外国语学校怎样度过“毒地”危机

21

新京报

常州“毒地”事件续:学校急于搬迁或因腾出黄金地段

22

常州“毒地”修复   未按规定建封闭设施

23

中国青年网

环保部调查常州学校污染   国家督学牵头赴当地督导

24

“不该建的学校”揭开多重伤疤

25

常州“毒地”修复被曝两大问题

26

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被追问:上级和权力是真理吗?

27

澎湃新闻

常州地块污染事件背后的黑牡丹集团是一家怎样的公司?

28

法制网

学校污染,政府如何防范环境风险

3. 微博反应

@央视新闻:“被污染的学校”【中学搬新址 近500学生身体异常】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,493名学生检出皮炎、血液指标异常等,个别查出淋巴癌、白血病等。经检测,该校区地下水、空气均检出污染物。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,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。(数据:转发64831次,评论10796次,点赞25055次)

@人民日报:【环保部成立调查组赴常州调查 常州回应将调查核实】江苏常州市回应称,市委、市政府已连夜召开紧急会议,成立联合调查组,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处置,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。环境保护部、江苏省政府在获悉该事件后也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,将赶赴常州现场调查。(数据:转发766次,评论782次,点赞363次)

@常州日报:关于常外环境污染问题的最新消息:常州市政府连夜成立调查组,迅速组织调查处置工作,对环境污染“零容忍。(数据:转发1152次,评论2301次,点赞52次)

@ 21世纪经济报道:【现场探访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】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看,无论是常州市和新北区的表态或常外校长的答复,均将此事的导火索解释为“由土地开挖引发,散发异味导致”。常州市环境科学院院长徐圃青表示,该地块的生态隐患可控,新校址再次搬迁的可能性较小。(数据:转发195次,评论88次,点赞43次)

@澎湃新闻:【学校称,考试当前,不知央视为何现在曝光】眼下,学生们正在紧张准备各种重要考试,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,国际部学生即将参加剑桥全球考试,我们尚不确定央视的这期姗姗来迟的报道对同学们的影响有多大,也无法理解央视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来播出。(数据:转发1097次,评论648次,点赞105次)

@王旭明:常州外国语学校这事儿,有常州朋友说该校是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民办初中部。还有此新闻被掩埋一年多,好不容易被人捅出来,政府官网还实行消息封锁,有类似情况的还有一所学校等。无论网友反映的情况真假,有关部门都该重视,别光会堵。呼吁查清事实、追究责任、妥善安置、信息公开!(数据:转发25次,评论10次,点赞80次)

4. 媒体评论

人民日报:央视vs常外,请用事实来说话

常外的回应虽然及时,却也没有起到预想般“辨是非”的效果。所谓“基本事实总体无误”,究竟是哪些基本事实?而所谓的“硬伤”,又究竟是哪些硬伤?这些不说清楚,回应就显得没打到点上,反而给公众造成更多疑惑,引发更多猜测。说到底,用事实说话,才能解答问题、理顺情绪,也才能促进事情往好的方向解决。

中国新闻网:常州“毒地”事件再次敲响环境安全警钟

这次污染问题也许只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缩影,但却为我们思考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再一次敲响了警钟。常州外国语学校是当地一所名校,仍处于这样的境地,那么全国其他地区又有多少学校暴露于环境污染的伤害中呢?这些现实问题既需要政府加强各个环节的环境监测与评估,贯彻好、执行好相关法律政策,也要强化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环境治理参与机制的设计,让每个学生都远离“毒地”。

新京报:监管“装睡”比学生“中毒”更可怕

监管者的装睡比学生中毒更可怕。正是管理者急功近利、无视法律、漠视生命才造成了目前的恶果。对此,既要处理环境污染之毒,更要处罚监管者“装睡”的懒政之祸。只有通过依法处罚、严厉问责,才能以儆效尤,防范悲剧。

法制日报:学校污染,政府如何防范环境风险

环境风险演化成社会风险的关键原因在于公众参与不足,这将严重影响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有效性。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,对于环境风险领域的问题,应按照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等法定依据的要求,充分实现信息公开,开辟多种制度路径促使公众参与其中。

5. 网友观点

观点一:严厉追究相关单位责任

我的灯盏在哪里:这一切问题全在环境身上,如果政府真正重视,也不会到了如今这个地步!不管怎样,应查明事实真相,严厉惩处相关责任人。

Genius-ZZY:我是常州外国语学校的一名毕业生,我在这里想说,我的母校固然有他的责任,但主要责任在于为学校先前做环境测评的机构以及相关部门,没有相关部门的同意,学校是无法进行合法建设的,应先追究他们的责任。

吃我大锤:作为一名化工生,同时作为一名癌症患者,我下午看到这条新闻简直气到手抖,三废处理一向是化工产业的难点,监管不力和工厂违规双管齐下,我真是无语了。

观点二:心疼学校里的孩子

离别纪-:心疼那些孩子,我妈妈也是癌症,我们整个村都是癌症村,因为整个常州环境恶劣,化工厂多,水质也不干净,二三十岁得白血病的很多,为什么要把环境变得如此恶劣呢,生命这么不值得被珍惜吗,希望好好查处,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。这些孩子们都是祖国的未来,生命才刚开始。

李较瘦_icon: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一切”,这话显得多么的滑稽。那么多无辜的孩子,谁来为他们的未来买单?污染、假奶粉、假疫苗等等……为什么都要让孩子来付出代价?

观点三:污染的化工厂不是个案

在央:全国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污染,部分地区存在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。更别说这地方此前还有化工厂背景,有关化工厂的污染不是个案。应在全国进行一次化工“毒地”隐患大排查,摸清底数。有问题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正视、不解决。

观点四:应该反思经济发展模式

民警孙俊智:污染企业包围学校,规划何为?有毒气体长期排放,监管何在?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,任由带血的GDP荼毒生命,如此增长有什么意义?宁要绿水青山,不要金山银山。保护环境,就是福荫子孙后代,就是存续中国未来!


注:以上分析数据来自海纳舆情监测系统。


2016年4月17日 00:46
浏览量:0
收藏